柠檬书屋 > 穿越小说 > 逆势屠龙 > 第1194章
时辰到,午门开启了。

太子在前,百官鱼贯而入。

崇祯帝十几年如一日,准时出现在皇极殿,灯笼光亮之下,他脸色疲惫,看起来昨晚批阅奏疏又到很晚---不过黄太吉身死的喜悦,还在影响他,感觉他今天精神很是不错,目光也炯炯有神。

今日朝议的内容有三个,一个是建虏退兵之后,各处的善后,有功将士的奖赏和长城的重新布防,第二,辽东百姓的安置,第三,今日已经是腊月初六,马上就要过年了,很多因为建虏入塞而被压下来的事务,必须在年前做一个处理了。

朱慈烺眼观鼻鼻观心,静静听,心想如非必要,我绝不说话。

虽然萧汉俊的玄武门之变太过大胆,不可能成功,但萧汉俊所说的有一点是没错的,那就是,他声望可能太高了,已经影响到崇祯帝的心情,他必须有所收敛和抑制,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猜忌。

但听着听着,他心中还是不免升腾起了怒气。

为了钱粮,户部兵部工部又吵了起来。

长城驻防的钱粮,户部勉强凑够了,但有功将士的赏银,户部东拼七凑,却只能凑到四分之一,剩下的,只能明年补发,照朝廷过往的惯例,一旦补发,就不知道猴年马月了。

至于安置辽东百姓的钱粮,更是一分没有,只能令登莱巡抚和山东巡抚自己想办法。

但两地正在经历闻香教之变,怕是凑不出多少钱粮。

最重要的,因为躲避建虏入塞,京畿周边乃至蓟州遵化等地的十几万百姓,纷纷逃入大城,而恶毒的建虏在临撤退之前,将经过的所有村庄市镇,全部付之一炬,现在建虏撤了,他们要回家过年了,但家已经变成了废墟,他们要如何回家,如何过年?朝廷必须有所赈济,不然,百姓们是过不了这个年的。

打打算算,几十万的京畿百姓,所需钱粮不是一个小数目。

粮食,朝廷已经令南方各省,加紧向京师运了,但进入腊月之后,京畿运河已经冰冻,南方粮米只能运到徐州,再通过陆路运往京师,车马人马损耗大大增加,要等运河畅通,最快也要到明年三四月了,因此,最近京师粮价一支在上涨中。虽然京惠商行一直在努力的平抑粮价,徽商粮行也不敢轻易涨价,但众人一致看涨,所有人都在囤积,粮价还是涨了不少。

因为粮食涨了,朝廷想要赈济灾民,就需要付出更多的银子。

另外,建虏入塞,工部拼命造甲造箭,赊欠了不少银子,工部几万工匠,都嗷嗷待哺,等着钱粮过年呢,工部跟户部伸手要银,户部两手一摊,拿不出。工部非常不满,而朝廷各部官员,半年的俸禄也还没有着落呢,面对年关,一个个都是心有不满。

因此,户部成了众矢之的。

但户部也不是吃素的,户部尚书傅永淳翻出账本,将今年的开销,一笔笔的算,令各部渐渐哑口无言。御座上的崇祯帝,脸色也渐渐难看。

唯一的好消息,是建虏退兵之后,兵部已经发下命令,令陕西孙传庭,湖广马士英不必率兵北上了,原路返回,继续剿贼即可,如此一来,户部省了一大笔的钱粮,终于不用再为他们北上的钱粮发愁了,他们回到原地,就是地方督抚的发愁事了。

不过算算时间,孙传庭他们从剿匪战场脱离,整兵北上勤王,怕是已经二十几天了,路程也走了七八百里了,这一下再返回,等于白白折腾两个月,士兵必然疲乏和不满。

为了不多的银子,各部相互争夺,都想解自己的燃眉之急。但却没有人能提出解决燃眉之急的办法。

而后,言官也加入了战团。

今年和去年一样,朝中所有的言官,都被派到江南,追缴逮赋,比起去年,今年成效好了不少,朝廷连续两年派遣御史下江南,令江南士绅看到了朝廷追缴逮赋的决心,加上去年魏国公的老丈人被朝廷拿下,抄没家产,充军流放,震慑住了他们,又有“滞纳金”的逼迫效果,因此,今年的催收比去年顺利了不少,大部分的言官都追回了七八成,有的甚至追到了十成。

追回了这么多,朝廷居然还没钱,临近年关,他们的俸禄都还没有着落,言官们如何能不怒?

____感谢“书友52161”和“三国文艺”的打赏,谢谢~~

傅永淳被攻讦的满头大汗,急的说不出话来。

朱慈烺心情渐渐沉重,倒不是心疼傅永淳,傅永淳能力一般,操守也一般,不是什么贤臣,被攻讦也是应该,他担心的是京畿形势,虽然建虏退走了,但京畿地区几十万百姓的生存条件,却也是被破坏了,家园被毁,粮食无存,现在年关逼近,天气一日冷过一日,他们要如何渡过这个寒冷的冬天?

一旦朝廷赈济不利,京畿百姓揭竿而起,那引起的风波和动荡,可不是陕西河南能比的。到时,因为击退建虏入塞而积攒起来的民心民气,瞬间就会荡然无存。

朝廷必须赈济,而且要大规模的赈济,不管令难民返回家园,还是留在京师,都必须大批的钱粮做支撑。

此外,建虏虽然入塞失败,狼狈的退回了辽东,短时间之内,应该不会再兴兵了,但这并不是表示大明的边境就安宁了,原本,蒙古人跟随建虏入塞,心中抱着极大的希望,想要趁此机会,大肆劫掠大明,以弥补大明封锁边境,严禁粮食布匹出关,给他们造成的巨大损失,但想不到却在大明碰了一鼻子灰,不但损兵折将,而且毫无所得。

灰溜溜出关,物资匮乏的情况下,漫长的冬季将是蒙古人的生死关,很多人必将死在这个缺医少药的冬季,被迫之下,蒙古人一定会铤而走险,攻掠大明边境,而和他们接壤宣府和大同,将是重点防御地区。

这一情况,大明朝廷已经有所预料,在朱慈烺回京之前,兵部就已经拟出计划,调精武营阎应元暂时移防宣府,协助周遇吉防守宣府,大同那边,则是由山西镇倾力相助,宣大总督张国维坐镇指挥,不给蒙古人可乘之机。

而兵马出动就需要粮饷,但朝廷此时偏偏就没有粮饷。

没有粮饷,纵是阎应元的战兵营,怕也是难以发挥战力。

想到此,朱慈烺的眉头不知不觉就皱了起来。

此时殿中群臣的争论,并不是在商讨如何筹集粮饷?而是在相互追究,相互推卸责任。内阁五辅,从周延儒以下,都阴沉着脸----能想的办法,他们都已经想了,但实在是凑不到需要的钱粮,照次辅陈演刚才所说,现在只能是勒紧裤腰带,先过了这个年再说。

但一句勒紧裤腰带,不知道要饿死多少灾民?

有官员站出,说,可请京师里的粮商放粮,说话间,还有意无意的看了太子一眼。

但朱慈烺却不能接,因为他清楚的知道,为了压低粮价,支应京师百姓的口粮,京惠粮行粮库里的粮米,已经是所剩无几了,无法再承担更多的负荷了。强压下去,京惠商行一定是倒闭。

而这,是和朱慈烺的愿望不符的,他绝不能让京惠商行倒闭,在他的谋划里,京惠商行未来要承担更多的重任。

除了粮米,京惠商行的存银其实也已经没有多少了,虽然事先就有准备,春秋之际,赵敬之从江南运来了大批粮米,奈何京师人口众多,建虏入塞之后,因为担忧粮食断绝,一些家中存有粮米的中小富户,也开始到京惠商行排队买粮,额外增加了京惠商行的压力,进入十一月底,京惠商行的米库就已经见底了,赵敬之紧急从淮安徐州等地购粮,价钱是平时的两倍,运到京师,却只能平价售卖,一来一去,亏空不少。

温馨提示:方向键左右(← →)前后翻页,上下(↑ ↓)上下滚用, 回车键:返回列表

上一章|返回目录|下一章